外在自然美 内在服务优

发布时间:2024-04-30 点击:94
中国交通报 2017年6月第6501期
特约记者 陈妍洁 特约通讯员 曾文彬
沿厦门翔安大道一路前行,只见道路两旁的植被绿意盎然、错落有致;行进在泉州石狮沿海地区的公路上如穿越花海,令人赏心夺目……福建各地的条条公路被打造成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2011年交通运输部启动108、205国道改造示范工程的契机,福建省公路管理部门加快了“美丽交通生态公路”建设步伐。坚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原则,通过打造生态长廊、筑牢安全屏障、合理设置服务区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将尊重自然、保护自然、融入自然的建设理念引入普通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中。
截至2016年年底,福建已打造出2000多公里生态公路。既有永泰青山绿水风光之路,也有厦门滨海风情之路、武夷山山野情趣之路、龙岩红色景观之路,一幅“美丽交通生态公路”的绚丽画卷正在福建徐徐铺开。
重规划 优设计 绿化美化有序推进
2013年,福建出台《福建省普通干线“美丽交通生态公路”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每个设区市至少创建一条省级“美丽交通生态公路”。方案一出,各地积极行动,对全省国省干线公路及通重点旅游景区公路等进行全面提升设计。
建设生态公路,绿化是关键。在全省总体规划的平台下,福建各市开展具体的公路绿化建设发展规划、公路沿线立体绿化规划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并研究制定保障规划实施的政策措施。
在具体规划的引领下,南平市公路管理局通过分段设计,采取点线结合的方式开展绿化美化。“线”即利用三排种植模式,将不同形态的绿植进行合理排列种植,营造出多层次、视觉舒适的绿化效果;“点”则以草坪为主,配合装饰树、园林小品,打造外观大气、开朗明快的绿化景观。同时,以“上乔、中灌、下花草”作为主绿化模式,巧妙运用园林手法,做到绿化时不遮挡原生自然景观,让过往司乘人员能欣赏到路边的自然风光。
在不同的路段,福州永泰公路管理部门所选用的绿植也各有侧重。例如,在岔路口或集镇、学校出入口等处,以低矮植被为主,保证了驾驶人员的安全视距;在隧道出入口路段采用过渡栽植手法,配置高大乔木,发挥提醒和明暗过渡的作用。
加强绿化之余,福建公路管理部门还十分注意废物利用。在205国道南平段,养护人员将修复破碎路面产生的废弃水泥板,用于其他服务区边坡的建设当中。
提服务 升品质 筹建国省道管养系统
“生态公路这个概念有外延有内涵,不仅仅指美观舒适的公路环境,还要充分考虑司乘人员的需求,提升配套设施和服务。”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养护管理处处长彭旭青说,近年来,福建通过加快停车休息区、观景台、服务区、班站等节点景观建设,不断提升公路绿化的景观效果和人文内涵,实现公路服务品质的整体提升。
记者在厦门翔安大道沿线的公路站看到,站内设有功能齐全的便民服务点。为过往司机和群众免费提供急救药品、交通查询、电话查询、旅游查询,还配备了热水瓶、各种日常维修工具和休闲座椅等。
在打造生态路的同时,福建公路管理部门也进一步发掘公路滨水景观的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通过设计生态驳岸、亲水空间、滨水绿地,打造沿河“花岸”景观,构建起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和谐的公路滨水景观带。
下一步,福建省公路管理部门将着手构建国省干线养护管理系统。目前,该系统方案已初步成形。该系统建成后,将集成福建省国省道养护管理大数据,实现省、市、县、班站四级管养的信息化、智能化。福建省公路管理局可通过管理平台对各级养护管理部门进行管理和考核,进一步提升“美丽交通生态公路”的养护水平。
彭旭青告诉记者,今年福建还计划建设“美丽交通生态公路”200公里;依托国省干线路网打造部分生态观光风景道,充分利用现有公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改造公路养护班站,增设停车、加油等服务功能,进一步提高公路综合服务水平。至今年年底,该省力争实现10个班站改造,以及3处养护应急中心(基地)、5处服务区(停车区)建设。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7-06-06 10:54:44)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关于印发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厕所革命”工作方案的通知
厚植绿色希望,共建美丽交通
陕西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积极协调征地拆迁 确保工程顺利实施——高速处组织召开津石高速天津东段建设推动会
[新疆交通发展巡礼]农村公路畅通富民
西藏布局“8快9纵3横20联”省道网
综合服务中心针对特殊人群 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办理小客车指标业务
天津最长地铁盾构区间段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