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有力促进收费公路法治化进程

发布时间:2024-05-11 点击:74
中国交通报2016年9月第6335期
交通运输部连续第三年“晒”出收费公路账本,以收费公路信息公开精准对接公众知情、参与、监督需求,以制度化举措迎接公民参与热情,必将有力促进收费公路建设管理法治化进程。
信息公开为公路交通科学发展奠定了公信力基础。收费公路通行费支出近八成用于还本付息,却被炒作为暴利行业;通行费标准十几年基本维持不变,却被指责为物价和流通费用上涨的推手。信息公开不足等问题,一度使个别媒体和公众对收费公路政策存在较深误解,这使交通运输部门深刻认识到,无论是关注还是质疑,或者只是围观带来的“聚光效应”,公众的参与热情都是现代治理的宝贵资源。按照“公开是常态、不公开是例外”的原则,交通运输部门坚持以信息透明回应公众关切,用持之以恒的努力,宣示促进收费公路信息公开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的决心。
只有对接“水涨船高”的社会需求,信息公开才能更有作为。每一次收费公路信息发布,都会引来社会的极大关注。点击量、评论量、跟帖量、转发量,每一个数字都透露出公众对信息的旺盛需求,并且这种需求已经发生了从关注数量到注重质量、从监督姿态到追求实效的转变,不再满足于“及时、全面、具体、准确”。公报的数据源自哪里,通行费收入用到哪里,收支缺口为什么不断扩大,实行统贷统还是否意味着一直收费……面对公众“打破砂锅”的追问,交通运输部门逐条梳理分析、努力换位思考、给出真实回答。因为公开不应只是告知,而是与公众的互动、合作,要让公开更有作为,必须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创新机制、增强能力,建立起包括主动发布、专家解读、舆情收集与回应、有效沟通协调在内的全方位配套机制。听得懂才能信得过,公开才有更积极、更现实的意义。
公开的力量可以创生善治的能量,用公开透明推动收费公路改革实践。信息公开不是简单的信息发布,公开的制度安排是改革的基础工程和关键环节,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切实保障。着眼当前,面对收费公路巨大的收支缺口,进一步提高信息的透明度,细化公开内容,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可以引导公路经营者合理安排通行费的使用,有效控制各项支出。面向未来,《收费公路管理条例》修订稿提出的用路者付费、统借统还、特许经营、养护期收费等核心制度设计,都是需要以公开推动的改革。
公开透明、公信自立,其意义已经显现,并且会在未来的收费公路改革实践中更加凸显。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09-27 16:58:40)

天津地铁车站外檐集中“洗澡” 干净整洁迎全运
宏云主任召开协调会 研究解决资金拨付及农民工工资支付问题
提年货乘公交注意啥天津公交部门有提示
北京257名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因违规被记分
“十三五”公路养护管理纲要出炉
2016年天津公交出行宣传周活动圆满结束
天津市公路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队伍组建完成
12月25日航运指数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