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方面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

发布时间:2024-04-27 点击:76
中国交通报2016年11月第6370期
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的《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确立了完善智能运输服务系统、构建智能运行管理系统、健全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全面强化标准和技术支撑、营造宽松有序发展环境六个方面22项分解任务,提出了总体目标,即通过“三系统(智能运输服务系统、智能运行管理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两支撑(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标准和技术支撑)”的体系化建设,在交通出行方面实现基于“交通移动空间”的“一站式”服务,在货运物流方面实现基于“线上线下融合”的“一单到底”,在基础设施方面实现基于“信息开放共享”的交通基础设施和载运工具互联网化。
针对以上任务和目标,交通运输行业今后着力推进六个方面工作。
1智能运输服务系统方面
一是加强政企合作,支持互联网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完善各类交通信息平台。
二是推动各类售票系统等向互联网企业开放接入,加快移动支付在交通领域应用。
三是实现etc系统在公路沿线、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停车、道路客运、铁路客运等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推广标准厢式货车不停车收费。
四是加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车联网、船联网以及自动驾驶等的基础支撑作用。
五是鼓励运输企业和互联网企业进行战略合作,支持定制承运、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分时租赁等新业态发展。
2智能运行管理系统方面
一是开展智慧公路、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慧海事、e航海示范。
二是推广集成短程通信、电子标识、高精度定位、主动控制等功能的智能车载设施,建设智能路侧设施,提供网络接入、行驶引导和安全告警等服务,加强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推动汽车自动驾驶。
三是推动旅客客票向“一票制”、货物运单向“一单制”发展。
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方面
一是建立跨部门联防联控体系和信息共享和协调联动,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二是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数据资源,加强对交通规划建设、运营管理和政策制定等决策的支撑。
4 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方面
一是加快国家公路网监测、内河高等级航道数字化建设、城市地面交通、轨道交通、枢纽场站运行状况信息采集、交通节能减排监测网点建设。
二是进一步完善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布局基于下一代互联网和专用短程通信(dsrc)的道路无线通信网。
三是按照“以目录管理数据资产,以共享促进数据融合,以开放实现数据增值”的思路,强化交通运输信息开放共享。
5标准和技术支撑方面
一是推进制定人车路协同(v2x)国家通信标准和设施设备接口规范,加快国家智能交通技术标准国际化。
二是着力突破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联网和自动驾驶、智能港航和船舶、新一代空中交通管理、智能城市交通管理等智能交通先进技术。
三是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市场和资本共同引领的智能交通产业发展模式。
6营造宽松有序发展环境方面
一是放宽市场准入,实现不同市场主体在使用交通设施方面的同等待遇。
二是推动公共信用信息开放,将各类市场主体形成的承运人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三是建立和健全部门联动协同监管机制,加大力度甄别处罚垄断及不正当竞争行为。
四是加强重点网站、信息系统和客户端的运行安全监测预警,保障高精度、高敏感交通信息安全,防止侵犯个人隐私和滥用用户信息等行为。
五是抓紧制定符合交通新业态发展特点的法律法规,制定交通互联网服务标准,健全与行业发展相适应的税收制度。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11-18 16:24:47)

闻“汛”而动 闻令而行 全力筑牢防汛安全屏障
李克强:对事故企业安评环评等环节逐一认定责任
云南:今年建成6条高速公路
天津机场出入境客流假期同比增四成
交通运输新闻舆论工作进入大有可为大有作为战略机遇期
广西:浦北农村公路里程增加706公里
火车儿童票标准长10cm天津公交1.1米以下免票
抓好扬尘管控 天津全力塑造"绿色地铁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