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值今年节能宣传周之际,本报推出《节能宣传周特别报道》,总结“十二五”绿色交通发展成就,展望“十三五”节能环保发展思路和方向,为交通运输行业绿色协调发展鼓与呼。——编者
连云港港岸电。
江西昌樟绿色高速公路。
2016年5月31日,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交通运输节能环保“十三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作为《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建设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为目标引领,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包含了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碳、生态保护、污染防治、资源循环、监督管理等方面内容,是指导“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将为推进交通运输行业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的基础性指导作用。
《规划》提出,“十三五”交通运输行业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提升交通生态环境保护品质,突出理念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坚持交通运输与节能环保协调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重点强化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全面开展污染综合防治,提升污染应急处置能力,积极推广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交通制度体系,切实加强统计监测和监督考核,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公众绿色交通文化培育,加快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
形势
生态文明建设对绿色交通提出新需求
一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交通运输实现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将绿色发展定位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的必由之路。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绿色化的进程中,交通运输行业需要勇于担责,率先作为,以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全面支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绿色化。
二是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要求交通运输低碳发展。????交通运输是能源消耗和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领域。《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已确定,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交通运输行业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更加有效的技术手段,加快低碳化进程,有效支持国家气候变化战略。
三是国家污染防治计划要求交通运输实现清洁发展。????交通运输行业的机动车尾气排放、船舶与港口污染防治等已列入国家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十三五”期间行业污染治理的任务将十分繁重艰巨。
四是行业转型升级要求将节能环保作为战略重点。????依然繁重的交通运输发展任务与日益刚性的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的矛盾将会愈加凸显。为此,部党组在“四个交通”战略任务中将“绿色交通”作为引领。强化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工作,是发展绿色交通、实施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内容和重要手段。
扬州的新能源公交示范线。
杭州快速公交。
目标
改善能源结构资源循环利用
到2020年,适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的绿色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行业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国家各项污染防治行动要求得到全面落实,污染事故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加强;资源节约集约与循环利用水平全面提升;行业节能环保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监管与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行业能源和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与2015年相比,营运客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2.1%和2.6%,营运货车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6.8%和8%,营运船舶单位运输周转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6%和7%,城市客运单位客运量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下降10%和12.5%,港口生产单位吞吐量综合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均下降2%。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辆占比在2015年基础上显著提高。
——行业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生态保护全面纳入交通建设工程全过程管控,促进交通建设供给品质有效提升,基本实现交通基础建设与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缓解。
——行业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船舶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总量在2015年基础上分别下降65%、20%和30%。沿海和内河港口分别于2017年年底前和2020年年底前具备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学品洗舱水和垃圾接收能力,国家溢油应急设备库布局完善。
——行业资源集约循环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岸线资源、土地资源及通道资源的利用效率明显提升,路面材料、疏浚土、港口及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的循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行业节能环保监管考核能力显著增强。????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建设,加强对国家高速公路、沿海及内河主要港口、长江干线航道等重点监测对象的覆盖,提升船舶污染监视监测能力。交通运输能耗监测体系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绿色交通制度和标准规范体系进一步完善。
广州港新沙码头。 龙建平摄
任务
调整运输结构提高能效水平
“十三五”绿色交通建设主要有六项任务。????一是推进交通运输节能降碳。????继续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水平,推进运输装备专业化、标准化和大型化。优化交通运输能源消费结构,大力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深化节能降碳制度创新与技术应用,继续组织开展绿色交通示范创建。
二是强化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加强新建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将生态保护理念贯穿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养护全过程,推进一批生态友好型公路、港口、航道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十二五”生态修复试点的基础上,针对早期建设由于理念和技术原因导致不能满足环保要求的交通基础设施,鼓励开展生态修复。
三是全面开展污染综合防治。????落实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开展干散货码头粉尘专项治理。组织开展行业水污染防治,推动船舶含油污水、生活污水、化学品洗舱水等污染物的接收处置设施建设,推进港口、运输枢纽、高速公路服务区污水处理和循环利用。进一步提升污染事故应急能力,落实《国家重大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建设规划(2015—2020年)》建设任务。
四是推进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统筹集约利用综合运输线位、运输枢纽、跨江跨海通道等资源,提高交通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发展集约化、现代化和专业化港区。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积极推进废旧路面、沥青等材料再生利用,扩大疏浚土、建筑垃圾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五是加强节能环保监督管理。????健全绿色交通制度和标准体系,研究制定绿色交通发展制度体系框架,发布《绿色交通标准体系》。强化行业节能环保管理,鼓励各省、城市及企业结合自身情况编制交通运输绿色发展专项规划,加强节能环保管理体系建设。加强节能环保统计监测,全面实施《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总体规划》,完善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平台。
六是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支撑京津冀一体化绿色交通发展,推动北京市、天津市、石家庄市、保定市等重点城市“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建设京津冀一体化交通运输环境监测与能耗监测系统。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建设,科学规划长江干线港口岸线利用,全面推进内河船型标准化。构建“一带一路”交通运输绿色发展管理体系,逐步建立适应不同地区要求的绿色交通标准规范体系和建设管理体系。
绿色高速公路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06-17 11:23:06)
天津滨海国际机场航站楼总面积明年将达36.4万平方米主动对接 精细部署 突击保障 ——天津公路顺利完成首批达沃斯车辆ETC安装工作天津滨海新区公交110路增车延线方便居民出行现场办公解难题,助力惠民工程建设学生客流叠加中秋客流天津站加开列车迎出行进一步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精神实质切实扛起两个责任当好发展先行官曾水泉同志带队检查春运窗口服务和安全工作9月1日早晚高峰天津公交缩短发车间隔方便学生上下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