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2016年10月第6345期
“千好万好,都不如修路好。”近日,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龙家村响水塘组村民彭作恩站在自家两层新楼房的院坝里,看着硬化后的村道,感慨良多。
龙家村与湖南省花垣县接壤,大山孕育了一方水土,但也阻挡了村民与外界的联系。10多年前,龙家村人就开始种植柑橘,希望通过产业带动全村人致富,彭作恩也回到家乡加入“创业潮”。
可待到柑橘成熟,彭作恩却犯了愁。把柑橘从山上背到山下卖,要走2公里的山路,彭作恩的妻子石水英腰椎间盘突出,两个女儿在读书,靠他一个人把5亩地约6吨的柑橘运下山,要花两三个月。彭作恩曾请人帮着挑下山,每挑8元钱,但随着青壮年外出的增多,加到每挑15元也没人愿意干。有好几年,满树的柑橘压弯枝头,彭作恩压弯了腰也没能把它们全部运下山。
为了解决路面问题,重庆市交通委员会形成合力,层层落实。从去年年底开始,将龙家村原有的机耕道扩宽、硬化,同时将村道向村民聚居点延伸,据统计,今年龙家村新修公路14.8公里,整修8公里。
看到从家到果园有了一条可供小车通行的硬化路,彭作恩开心坏了,“今年收成还可以,估计可以产7吨多。”刚从果园回来的老彭满脸喜色,还有2个月椪柑就要下树了,没了交通不便这个“拦路虎”,今年他一点也不心慌。
“我考了驾照,花3000元买了辆二手三轮摩托车。”彭作恩说,经过几个月的实习,现在他已经能独立驾驶,只是速度慢一些。摩托车一次能运300千克,5亩地的柑橘只要20多趟就能运完。
除了柑橘生意,在农闲时,彭作恩还为乡亲们捎带农产品到镇上卖,把农资运进山村赚点差价,有时一天能挣七八十元。“如果椪柑行情好,再加上当‘骑手’的‘跑腿费’,一年能挣个两三万元,脱贫应该没问题了。”彭作恩胸有成竹地说。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10-17 17:16:33)
公路处召开严格路政执法及路政“宣传月”活动推动部署会天津市公交695路10日开通运营9月25日、26日分别进行小客车增量指标竞价、摇号福建:泉州建成两条生态公路铁路天津站春运方案出炉春运40天预计上下旅客560万12月10日航运指数一览交通运输部评定:23家高速公路服务区让人闹心坐火车去张家口的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