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收费公路管理 服务人民群众出行

发布时间:2024-04-20 点击:92
中国交通报2016年9月第6333期
随着收费公路里程的逐年增加,私家车的普及以及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通行费的收支情况备受关注。9月20日,交通运输部发布《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简称《公报》)。针对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详细盘点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账单。
问题1 为什么要组织公布收费公路统计公报?
依法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交通运输部自2014年开始,连续组织公布年度收费公路统计公报。交通运输部组织各地发布本辖区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并在各地基础上汇总发布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政府信息公开和舆情回应的要求,依法保障社会公众对收费公路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其次,交通运输部组织各地发布收费公路统计公报,公开本辖区收费公路基本情况,如收费里程、通行费收入、支出、债务规模等,有利于加强行业监管,提高管理效能。此外,公布收费公路统计信息,也有利于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公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对于企业和公众分析市场,进而科学地安排生产、生活,合理配置资源都具有重要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为加强收费公路行业管理、推进信息公开、服务公众交通出行信息需求,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修订完善了《收费公路统计报表制度》,并经国家统计局以《国家统计局关于批准执行〈交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等四项统计报表制度的函》(国统制〔2015〕86号)审批同意。因此,收费公路统计公报中的所有基础数据均来自各省(区、市)高速公路经营管理单位,每个单位依据《收费公路统计报表制度》进行填报,并对自己填报的数据负法律责任。同时,按照统计制度规定,已经停止收费的公路项目,不在年度收费公路统计公报的统计范围。此次《公报》的内容除收支情况外,还包括里程规模、累计投资、债务余额、站点数量。
问题2 通行费收入都用在了哪里?
近八成用于偿还到期债务本息
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通行费收入总额为4097.8亿元,支出总额为7285.1亿元。支出中近八成是偿还到期债务本金和利息,其余用于养护管理、公路及附属设施改扩建、税费等其他支出。
2015年全国收费公路养护支出503.5亿元,公路附属设施改扩建工程支出188.2亿元,运营管理支出527.5亿元,税费支出296.5亿元,其他支出19.5亿元(包括偿还母公司代垫建设期总承包工程款、工程项目质保金、票据印刷费、职工培训教育费、委托管理费等),分别占收费公路支出总额的6.9%、2.6%、7.2%、4.1%和0.3%,较2014年均没有显著变化,而运营管理支出较2014年的534亿元略有下降。
问题3 运营管理支出为什么比养护支出高?
信息工程费致运营管理支出扩大
首先,养护费用包括对公路的小修保养、中修工程、大修工程、改建工程,以及因滑坡、崩塌、泥石流造成公路损毁的修复等。运营管理和养护支出是没有可比性的,运营管理费用对收费公路来说是刚需,与其他外部费用没有太大关系。养护工程费用具有不确定性(自然灾害影响、地形地貌、当年的建设标准、养护技术的进步、设备的更新换代等都会对其造成影响)和周期性,由于近几年我国公路还处在大规模建设阶段,新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较多,整体路况水平比较好,所以目前的养护费用较少。但从长远看,随着大规模建设高峰过去和高速公路使用时间的增加,进入到后期养护阶段,按照一般五年中修、十年大修的规律,养护支出会进一步增加。
其次,运营管理费并非都是“人头费”。运营管理费除人员费用外,还包括设备购置、路政管理、路产巡查、保险费用、水电燃油及取暖等支出,以及办公、差旅、运输、租赁、修理、咨询、诉讼、排污、物料消耗、技术开发等支出。
再次,运营管理支出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包含了信息工程费。早期收费公路中专门做信息化工程的很少,近几年标准陆续提升要求增加这一项。信息化工程涉及的费用无法被列入基本建设费用或养护费用中,被认为是信息管理费用。因此,统计时就把这一项费用归为运营管理费,而信息工程投入,如etc系统建设运营,也需要很大额度的支出。同时,随着近年来公路建设逐渐向山区延伸,桥梁、隧道逐年增多。隧道需要24小时的照明、通风,电费的支出就会比较大,这些都会让运营成本提高。
问题4为什么要在车流量不大的地方修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建设要算政治经济大账
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高速公路确实存在偿债压力更大的问题。从债务余额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约各占三分之一,但从通行费收入来看,东部地区的收入大约占全国的一半,中西部各占四分之一。
公路作为公益性事业,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标,而是要服务国民经济发展、满足老百姓出行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要想富,先修路”已经成为社会共识。公路作为先导性、服务性的基础设施,其适度超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促进和支撑作用得到了广泛验证。基础设施越落后的地区发展越缓慢,而通过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实现产品运出去和产业引进来的效果,促进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是否建设发展高速公路不能只算通行费收入支出的小账,还需要计算政治、经济的大账。
世界银行发布的《中国的高速公路:连接公众与市场,实现公平发展》报告认为,从道路交通投资对缓解贫困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来讲,对中国西部省区的投资活动所产生的经济影响要比东部省区高出约10倍。
通过交通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未来欠发达地区的通行费收入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加,收费公路的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
问题5 收费公路的收支缺口会不会越滚越大?
债务正有效偿还 远期风险可控
总体看,我国收费公路债务虽然比较大,但是是阶段性的,从长远来看,风险是可控的。
首先,收费公路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和我国公路建设的模式密切相关。尽管我国财政收入增长较快,但用于公路建设养护的车辆购置税、燃油税尚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只能依靠收费公路政策筹集资金。《公报》显示,目前16.44万公里收费公路累计建设投资6.95万亿元,其中4.4万亿元是银行贷款。
其次,收费公路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是我国公路阶段性发展特征的体现。按照《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我国高速公路还处于加速成网的关键建设阶段,新增债务主要是新建高速公路带来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全国共新增收费高速公路4.34万公里,占收费高速公路里程的37.1%,即近五分之二的收费高速公路是近5年间新增的。这部分高速公路的投资总额为3.3万亿元,其中2.2万亿元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债务性资金投入,债务增加速度远超债务偿还速度。
再次,虽然目前收费公路的债务还在增长,但总体上仍在有效偿还。《公报》显示,2015年年底的4.45万亿元债务余额与4.77万亿元累计举借的建设债务本金相比,净减少了3175.1亿元,即已经偿还了6.66%的债务本金,说明债务是在继续有效偿还的。同时,2015年通行费收入4097.8亿元,在扣除必要的养护、运营、税费和其他支出后,剩下的不仅可以偿还当年的2251.9亿元利息,还可以偿还本金310.7亿元,这说明收费公路整体上具备一定的还本付息能力,债务风险可控。
最后,从长远来看,收费公路的债务规模的增长并不是无限的。《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有明确的规划目标,待大规模建设高峰过去,路网趋于稳定,每年增加的债务也会随之降低,通行费收入则会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而增加,收费公路的偿债能力将不断增强,届时债务规模会逐步下降,收支趋于平衡,直至偿还全部债务。
问题6 收了车购税、燃油税,为何还要收通行费?
通行费用于管养、偿还企业投资和贷款本息
从目前我国车辆购置税、燃油税和通行费的使用方向上看,车辆购置税主要用于建设,燃油税主要用于非收费公路的养护,通行费收入除了偿还债务外,还用于收费公路的养护和运营管理。
从国外发达国家对比情况来看,针对汽车的税收包括购置、保有、使用三个环节,很多国家除征收车辆购置税、燃油税之外,还有汽车轮胎税、汽车重量税等。
公路建设需要的建设和维护资金非常多。据测算,目前我国的车购税大概只满足公路建设资金需求的15%,燃油税也只够公路养护资金需求的30%,剩下的建设与维护资金缺口仍然不小,需要先通过吸引社会投资和银行贷款来解决,然后再逐年向用路者收取通行费,用来支付管理养护费用、偿还企业投资和银行贷款本息。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09-22 16:59:10)

天津港迎来龙年首艘豪华邮轮“阿卡狄亚”号
昼夜奋战抢工期 全力以赴抓进度 ——“海河蓝丝带”骑行项目环线道路维修工程顺利开工
沪通长江大桥:世界最大桥梁基础沉井封底
6月8日我市开通两条蓟县直达市区公交线路
马年新春天津地铁运营平稳7天共开行列车4774列次
交通运输职业新分类 促进“四个交通”新发展
天津新方案解决乘车难:残疾人将免费乘坐市内公交
农村公路建管养费用纳入一般公共财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