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兴港:为转变发展方式蓄力
不断提高港口现代化水平,是天津港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重要标志。“十一五”期间,天津港大力实施“科教兴港”、“人才强港”战略,天津港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引进先进装卸工艺设备,建设现代化专业码头群;加大信息技术在港口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打造高科技含量的港口业务平台;努力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人才队伍的知识和学历结构得到极大改善和优化,为天津港进一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聚了充沛能量。
设备水平国际前列 装卸工艺国内领先
十一五”期间,天津港生产设备由2800多台套增加到2009年底3500多台套(不包括船舶、电力和通讯设备),资产原值由48.48亿元上升到63.26亿元。采购40t-45m大吨位门座式起重机14台,25t-40m新型门座式起重机12台;满足最新集装箱船舶装卸的集装箱岸桥47台,其中双40尺集装箱岸桥11台;轮胎场桥124台,其中电力卷筒轮胎场桥33台。生产设备的总装卸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其中集装箱年设计装卸能力由490万标准箱上升到1230万标准箱。
天津港“油改电”工程共计完成场桥改造99台,堆场139块,总投资2.22亿元。经测算,使用市电比使用柴油节省成本可达60%。预计全港集装箱场桥“油改电”全部完成后,每年可节约能源1万多吨标煤,节约能源成本5000多万元,并实现空气污染物的大幅减排。
同时,天津港在沿海港口率先大规模应用集装箱轨道式场桥,年均节约能源0.43万吨标煤;全港大型岸边装卸设备全部应用plc变频调速技术,在降低机械动能消耗的同时,实现装卸作业技术含量的提升。
“十一五”期间,以国际邮轮母港、30万吨级原油码头、北港池集装箱码头群等为代表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装卸工艺、装卸设备,先进管理模式的码头、设施在天津港建成投产。5年时间里,天津港新增各类装卸设备近千台套,新建变电站63座,新增拖轮6艘,油轮2艘,在建设世界一流大港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此基础上,天津港致力于新工艺、新工属具的研发:煤码头公司研制专业化煤炭破碎、筛分和装箱系统;二公司与厂家合作开发了履带式下舱吊车为国际首创的港口专用型下舱机械;五公司自行研制了专用拖板翻转设备和新型镍矿专用抓斗等,使天津港装卸工艺实现科学高效、安全适用。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0-11-17 11:14:11)
厦沙高速德化段全线预计2017年6月完工铁路将迎大学新生购票高峰天津站提示新生可凭录取通知书购学生票天津公交124路与津秦高铁衔接12月1日开通运营“津港轮25”交付使用天津港再添复合型拖轮天路如长虹 雪域奔小康——西藏交通运输发展巡礼无船承运业务名单公示[视点}日本收费公路改革启示津石高速天津西段进入招投标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