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2016年8月第6316期
“县城就在眼皮底下,五六公里的路,原来开拖拉机少说也得走四五个小时。现在好了,眨个眼的功夫就到了。”多年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圈窝村交通不便,如今崭新的沥青路修到了村口,村支部书记李宏成激动地说,“沥青路铺到了家门口,这是我们村几辈人的梦想,我们圈窝以后肯定变金窝!”
随着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的推进,青海省的广大贫困地区每天都发生着变化。青海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马吉孝告诉记者,“十三五”期间,青海省交通运输部门将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安排,以藏区和六盘山两个片区为重点,扎实推进精准扶贫脱贫攻坚。2018年青海将实现全部乡镇通沥青(水泥)路、建制村通畅、班车到村,真正使交通成为全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先行官。
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
自交通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开展以来,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由厅党委书记任组长、厅党委成员等任副组长的结对“双帮”工作领导小组,精心选派了20名第一书记和20名工作人员组成扶贫工作队,及时进驻20个贫困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截至今年3月底,扶贫工作队共立项交通精准扶贫项目29个,投入扶贫资金184.33万元,计划引资555万元帮助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
驻村帮扶只是青海交通推进扶贫脱贫攻坚的举措之一。“十二五”期,青海省加大了省级补助投资的支持力度,全力推进交通扶贫。到2015年年底,100%的乡镇和83.5%的建制村开通了农村客运班车。贫困地区出行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350万农牧民“出门水泥路,抬脚上客车”的梦想逐渐成为现实。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青海省交通运输厅组织编制了《青海交通精准扶贫规划(2016—2018年)》,明确了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多部门合力筹措交通扶贫资金
目前,青海省39个县1622个建制村属于贫困地区,贫困人口规模较大,贫困程度深,减贫成本更高、脱贫难度更大。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目标,特别是“村村通畅、通班车”的底线目标,青海交通已经到了集中还账期,按部就班地走过去那种“先通后畅再提高”的老路,显然走不通,配套建设需要一步到位。
合力扶贫才能迸发更大动力。在中央的政策支持、资金补助的基础上,青海省交通运输厅成立了专门扶贫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由交通运输局和扶贫局牵头建立交通扶贫跨部门协作机制,为交通扶贫顺利开展奠定了制度基础。特别是六盘山片区示范试点县乐都区以交通扶贫为主线,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行业扶贫资金和社会扶贫资金,为交通扶贫资金配套整合使用了农牧、林业、水利、扶贫、民政、住建、旅游等部门资金12类22项13.55亿元,改变了各自为政、各行其是、规模小、低效益的局面。
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责任主体,青海省各级地方政府普遍把加快贫困地区农村交通建设作为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08-30 11:08:57)
姜义带队检查指导地铁4号线盾构施工天津航空3月31日新开至乌鲁木齐航线湖北两长江大桥项目获批建设市客管办帮扶公交企业 解决员工乘车问题加强养护保洁 共创蓝天净土——养护中心持续加大防尘治理力度铭记历史 砥砺奋进天津站:铁路运输进入淡季保障公众对收费公路信息的知情权监督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