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全局性改革刚刚开始

发布时间:2024-06-03 点击:73
“拥有综合配套改革试点的政策优势,滨海新区将作为天津未来发展的新引擎,带领天津成为名副其实的北方经济中心,并拉动环渤海地区成为全国第三个经济增长极。”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周立群在接受相关媒体采访时掩饰不住自己的激动,直抒胸臆。在继浦东之后、第二个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津滨海新区除了欣喜之外,今后的改革可谓是任重道远。在日前结束的第八届环渤海民营经济经贸合作洽谈会上,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就综合配套改革要解决的问题而言,天津滨海新区全局性的改革刚刚开始。
因为经济发展还处于制造业扩张的产业发展阶段,滨海新区所面临的困难和要解决的问题主要还是围绕制造业的发展和提升而出现的。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与上海浦东新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还处在消除基本制度障碍的基础性阶段。天津滨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点要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
一是进一步提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层次,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积极推进股份制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引进外资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形成自主创新的微观体制基础,通过不断完善引导外资的政策体系,将引进外资与促进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的人才,通过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将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的增强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
二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保障,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着眼于建立多层次培训体系,大力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着眼于建立工业支持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功能区与周边农村地区一体化发展,着眼于打破城乡分治的管理体制,统一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和医疗卫生制度。
三是加快培训要素市场,全面推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以金融、劳动力土地等要素制度创新为重点,全面提升要素市场容积,进一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加快金融产品创新,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提高对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的服务和辐射能力,进行土地管理体制创新,推进土地市场的建设,进一步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化配置体系,发展石油和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煤炭交易市场,优质钢材交易市场、航运市场,完善商品市场体系建设。
四是推进社会事业。大力发展现代公共服务业,以确立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完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为重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探索素质教育新模式为重点,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体改制探索建立新型的文化行政管理体制和国有文化资产监督为重点,推进文化体制的改革。以完善医疗卫生的公共服务体系,探索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为重点推进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
五是推进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精简、高效、廉洁的管理体制,要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理顺政府机构和层级提高管理行为和服务行为。
除上述重点改革之外,他表示还要研究和推进以下相关的改革,一是加快建立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优势和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环境,深化外贸、外汇体制和港口体制的改革,提高贸易的便利化程度,完善利用外资的政策、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提高外向型经济的层次。二是加快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制度和社会管理体系的改革。着眼于完善各类要素按照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探索逐步建立公平保证和有效减少收入差距的机制;着眼于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适度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层次和水平;着眼于建立政府调控机制和社会协调机制相连,政府行政功能和社会自治功能相结合,政府管理能力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网络,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三是健全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机制,通过实施有利于资源节约的财税金融政策,健全资源节约监管制度,建设全国循环经济试点区,建立有利于循环解决发展的体制机制。通过完善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决策体系。经济调节机制、环境监管体制,公众参与机制,健全有利于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性制度。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09-05-07 23:02:34)

审计处积极组织做好委系统内部审计人员培训工作
甘肃:7条国省干线公路开工
天津西站加开去秦皇岛高铁列车
天津春运客运量预计达928.5万人次
新区实施超亿元项目804个 总投资规模近8000亿
质监总站组织召开天津市公路质量管理暨品质工程座谈会
受“11-22”影响油轮改航停靠天津港卸下134373吨原油
关于公布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八五”普法讲师团和普法志愿者人员名单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