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交通短板 当好小康先行

发布时间:2024-06-01 点击:94
中国交通报2016年8月第6313期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简称《规划》),本报记者专访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巡视员于胜英,从新时期交通扶贫建设重点、如何提升交通扶贫脱贫攻坚的有效性、如何保障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对《规划》进行了解读。
当前,脱贫攻坚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交通扶贫既有多年未解决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未来任务十分艰巨。交通是脱贫攻坚的基础性和先导性条件。“十三五”期交通运输部将聚焦关键问题,紧扣小康目标,创新思路、精准施策,坚决打赢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好先行和保障。
穿过贵州毕节市大方县的国道。 特约记者刘叶琳供图
兜住底线重点修好“四条路”
“十三五”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脱贫攻坚的冲刺期,交通运输部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以补齐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短板”和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为主攻方向,坚持“五个发展”理念,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升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着力强化安全保障能力和管理养护效能,到2020年全面建成贫困地区“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班车到村、安全便捷”交通运输网络,为贫困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好先行、做好保障。
“十三五”期交通扶贫脱贫攻坚重点实施骨干通道外通内联、农村公路通村畅乡、安全能力显著提升、“交通﹢特色产业”扶贫、运输站场改造完善、水运基础条件改善、公路管养效能提高、运输服务保障提升“八大任务”,修好“四条路”。
推进骨干通道外通内联,构建区域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路”。“十三五”期,支持贫困地区建设1.6万公里国家高速公路和4.6万公里普通国道。到2020年实现国家高速公路主线基本贯通;以通县普通国道建设为重点,加快低等级普通国道提级改造,实现具备条件的县城通二级及以上公路。
实现农村公路通村畅乡,集中力量建设通村畅乡的“幸福小康路”。突出“保基本、惠民生”,“十三五”期,加快剩余具备条件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任务,建设规模约24万公里;支持较大人口规模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规模约8万公里。
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打造“平安放心路”。“十三五”期,加强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合计约34万公里;改造约1.5万座危桥,并对约15万公里的窄路基路面公路进行适当加宽改造,提升农村公路安全水平和保障能力,解决好历史欠账、历史遗留问题。
推进“交通﹢特色产业”扶贫,打造“特色致富路”。交通运输部在“十二五”的基础上,继续支持贫困地区实施一批具有资源路、旅游路、产业开发路性质的公路改造建设,优先改善贫困地区自然人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风情小镇等旅游景点景区交通条件,促进贫困地区旅游、特色加工、能矿开发、绿色生态等产业落地、发展、壮大,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加快贫困地区开发式脱贫致富。“十三五”期支持贫困地区约3.16万公里资源路、旅游路、产业路改造建设,着力促进贫困地区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内蒙古丹锡高速经锡公路(锡盟段)主线及连接线工程实现全线主体贯通。 本报记者冀云洁供图
创新思路 提升交通扶贫脱贫攻坚有效性
当前,贫困地区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仍然比较薄弱,推进难度很大,交通运输部将创新思路、精准发力,务求实效。
精准施策,创新发展。准确把握贫困地区的发展实际和不同区域的发展需求,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确定交通扶贫的目标和重点。针对贫困人口绝对数量多、贫困发生率高的地区,制定更加细化、精准的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确保交通扶贫目标落到实处。创新交通扶贫供给方式,推动“交通﹢生态旅游”、“交通﹢特色产业”、“交通﹢电商快递”扶贫,使交通扶贫支撑特色产业发展的功能更加突出。
创新交通扶贫政策。根据贫困地区贫困深度的不同,制定“普惠”与“特惠”相结合的差异化支持政策,使政策设计更加契合贫困地区实际,更加体现公平。同时,在实际操作中赋予地方更多自主权,做到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如对于农村公路建设实施“三自主”,由县级政府“自主制定分年实施计划、自主确定项目建设先后顺序、自主组织工程项目实施”;允许地方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在不降低工程技术标准的前提下,根据项目地形条件、建设难易程度,对补助资金进行一定幅度的调剂使用。
创新交通扶贫机制。建立主体责任落实制,把交通扶贫规划的所有建设任务、规模分解到各片区、各省(区、市)、各市(地)县,做到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建立交通扶贫监督检查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协同联动,将地方政府落实建设资金和相关支持措施、推进项目建设效果等因素与下一年度中央资金安排相挂钩,实行“奖补结合”、“扶促结合”、“奖优罚劣”。
创新交通服务标准。制定适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特点的基础设施、运输服务、运输装备标准体系。如支持主要乡镇建设集客运、物流、商贸、邮政、快递、供销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乡镇客运综合服务站;结合农村公路条件,研究适合农村客运且便于携带小件快递下乡的车型;研究推出符合农村公路荷载要求和物资运送特征的货车车型。
创新交通建设模式。根据贫困地区自然环境、发展需求和建设难度,因地制宜地确定建设方案和建设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省道、县道不刻意追求高等级,乡村公路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宜砂则砂、宜油则油”。
广西省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建成通车。 黄国清摄
合力攻坚 巩固发展“大扶贫”工作机制
实施好交通扶贫规划、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是关键,政策是保障。“十二五”的交通扶贫实践表明,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部省合力攻坚是最有效的手段。“十三五”期要继续强化部省合作,共同出台支持政策,合力抓好交通扶贫工作,在强化规划组织实施、做好发展资金保障的同时,巩固和发展“大扶贫”工作机制。
继续做好联系六盘山区、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等专项工作。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交通运输部发挥好六盘山片区联系单位作用,加强交通建设扶贫和干部人才支持力度,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强化部际沟通协作,指导、督促、协调六盘山四省区打好脱贫攻坚战。按照中央关于定点扶贫和对口支援工作的新要求,完善工作机制,瞄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和贫困县摘帽,集合资源,加大力度,统筹推进定点扶贫四川省黑水、小金、壤塘、色达等四个县和对口支援江西省安远县的工作,帮助当地群众加快脱贫致富。
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加强与扶贫部门和其他行业部门的合作,用好对口扶贫政策,鼓励片区定点扶贫和对口扶贫单位参与片区交通建设。倡导各省区政府实施省内共济互助政策,以财政强县为主体,实行强县带弱县的对口帮扶。大力倡导社会扶贫,鼓励企业、个人对交通扶贫项目捐资、捐助。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路建设,鼓励采取拍卖路桥冠名权、“路、站、运一体化”开发沿线经营服务设施等形式拓宽农村公路筹资渠道。
创造良好交通扶贫环境。重视发挥广大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动员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交通扶贫事业。积极构建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体制,营造全民“建路、爱路、护路”的良好环境。鼓励各级地方政府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推广“七公开”制度,做到信息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广泛宣传交通扶贫的政策、成就、经验和典型事迹,构建政府部门、社会力量和广大群众共同支持和参与交通建设的良好氛围。
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撑。做好贫困地区干部人才支持和培训扶贫工作。继续将交通扶贫与干部人才培养锻炼相结合,健全扶贫挂职干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监督管理、服务保障等工作机制。紧密结合贫困地区交通建设发展目标任务和干部人才队伍特点,加大教育培训支持帮扶力度,为贫困地区区域发展与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加强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公路建设、公路安全生命防护、灾害防治等技术的研究,加快新技术、新标准在贫困地区的推广应用。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6-08-22 16:56:02)

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安委会(扩大)会议
天津滨海新区公交志愿者环跑518公交线路
执法大队会同东丽交通局深入交流推行网上办案系统
从天津到澳门直飞航线正式开通全程约3小时20分钟
5月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
北京单双号限行京津城际客流量猛增
天津市600路公交车6月1日起调整线路走向
空客天津总装线获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