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交通报 2017年6月第6515期
本报记者 王秋霞 实习记者 吴君馨 特约记者 刘凌辉 特约通讯员 刘静
从填写交通执法案件的基本信息,到将查处依据、现场笔录、询问笔录等相关数据录入自主研发的信息管理系统,最快只需 5分钟即可全部完成。当前,广西桂林着眼于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强力推进执法信息化建设。
自2014年桂林市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城市以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试点先行、改革创新,探索创新执法管理模式,率先开启了广西“互联网﹢交通执法”新格局,逐步形成了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的“桂林经验”。
信息化建设提升效能
“大数据时代,如何依托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升业务能力,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桂林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支队长陈晞介绍。为有效解决执法程序混乱、执法流程不规范等问题,2013年年底,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在全区首创交通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所有行政处罚案件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之前,所有的案件资料只能通过人工手写记录,登记信息遗漏、资料不全等情况时有发生。交通执法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应用后,现已形成了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网络办案模式,执法管理模式实现了新的突破。”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支队长助理石骏表示。截至2016年7月底,桂林市已有9个县(区)交通运输执法大队同步使用该系统。
在实现行政处罚案件数字化管理的基础上,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还研发了交通执法管理信息系统手机app客户端。执法人员在进行执法检查时,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查询运营车辆相关信息,实时准确地将证据、现场笔录、询问笔录等执法相关数据录入系统,同步进行案件审核、审批等流程和远程动态监管、案件办理监督。
政务公开强化队伍
为更好地接受社会监督,提高执法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制定了执法信息公开制度,通过设置执法公示栏、触摸屏查询机查询等方式,实现与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数据同步对接,对外实时公开包括违章车牌、当事人(单位)等8项案件基本信息,保证行政执法公开、公平、公正。
政务公开不但消除了公众疑惑,也促进了执法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在公众监督的基础上,为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制定了执法评议考核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通过整合内部执法资源,深入推进“三基三化”建设,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执法水平。
陈晞表示,下一步,支队还将依托交通执法信息管理系统手机客户端实现执法人员的跟踪定位,实时掌握执法人员的出勤情况,更好地调度执法力量,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置;加强全市道路运输市场整治,建立支队的网约车营运监控平台,促进执法智能化。
加强协作联合执法
桂林作为著名旅游城市,“黑出租”猖獗曾是困扰当地道路运输管理部门的一大难题,仅靠单一的执法力量往往独木难支。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与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正式建立了包括联合执法、信息化资源共享、案件移交等内容的执法联勤联动机制,3个部门通过每周开展夜间联合整治等方式,加强道路客运车辆的动态监管。
自该机制建立以来,2016年全年共开展联合整治行动96次,联合查处“黑出租”90辆次、查处“黑出租”非法营运行为181起。“黑出租”逐年减少,不仅游客市民拍手叫好,也赢得正规出租车司机点赞。
此外,桂林市交通运输执法支队依托公安部门“天网”系统176个高清摄像头,以及市火车南站和北站自设的高清摄像头,搭建起的支队视频监控中心已于2016年7月正式启用。监控中心以非现场执法的方式实现了对全市道路运输市场重点路段的动态监控,启用当月,该支队利用视频取证的方式查处班线车站外违法揽客行为39起,彻底扭转了火车南站周边班线车站外揽客造成交通拥堵的局面。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17-06-23 15:42:12)
春节黄金周期间天津机场出入境客流首破2万人次大关市道路运输局召开下沉社区干部座谈会深入开展调研 加快标准制定市交通运输委就此次降雪召开春运工作调度会京津城际8日起恢复开行86对提高认识细化措施加强督查确保交通运输安保万无一失公路中心多措并举提升我市ETC客户服务水平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强化消防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