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综合服务中心小客车调控受理窗口共产党员齐云同志被天津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办公室授予“市政务服务中心2021年下半年流动红旗窗口”荣誉称号。齐云同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量最大的交通运输窗口,承担着办件数最多的小客车调控指标受理业务,7年来,累计办理10万余件业务,做到“零差错、零投诉”。她始终秉持“四心”,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市民群众口中的“问不倒”,曾两次被市妇联、市总工会授予“最美交通女性”称号,多次被市政务服务中心评为“先进工作者”“改革排头兵”。
一、练就过硬本领,做到“一口清”“一纸清”
小客车调控受理业务政策性强,指标申请人情况复杂,窗口工作直接面向群众,应对的问题多种多样。齐云同志始终坚持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长期的业务工作中,她意识到市民不仅仅需要一名笑脸相迎的工作人员,更需要一名“能办事、办成事”的业务员,因此,她多年总结并身体力行“一张笑脸相迎、一把椅子请坐、一杯开水解渴、一次盖章办好”的“四个一”工作法,做到首问负责、有求必应,练就一身“政策咨询问不倒、业务办理不出错”的本领。她注重规范办件标准、简化办事流程、缩短办事时限,提议并推动实施了市民在线完成重置注册手机号及密码业务,解决了市民办理小客车指标业务的多跑路问题,提升了小客车调控窗口的办事效率。在工作中,她做到“一口清”“一纸清”,即一次性把市民需要办理的业务讲清楚,为市民提供所需材料的一纸清单,留下个人联系方式,方便群众进一步咨询。自2014年小客车调控服务单位成立以来,她一直工作在窗口一线,经手办理的近10万件业务未发生一起行政违法、超期办服务质量上的投诉问题,实现了“零差错、零投诉”。
二、热心服务市民,开展“午间无休”“一对一”上门服务
市交通运输委政务服务窗口总共20名工作人员,中心3名干部在其中承担着小客车调控受理窗口业务,日均接待市民约120人次,占交委窗口总业务量的80%。同时,小客车调控受理窗口的业务量也是我市委办局62个进驻行政许可大厅窗口中最饱满的,约占大厅全部业务的三分之一。齐云同志为了缩短群众办理业务的等候时间,时常半天顾不上喝一口水,减少个人去卫生间的次数方便了群众,却让自己嘴上经常生出水泡。为了给只能在非工作时间办理业务的企业、市民及时提供无间断服务,齐云同志与其他工作人员坚持午间错峰就餐,值守咨询窗口,得到企业和广大市民的称赞和好评。针对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她还展开了“一对一”上门服务。市民陈女士的前夫高位截瘫,无法亲自到调控受理窗口办理离婚指标业务,齐云同志就带领窗口工作人员来到市民家中,现场指导填写申请表单,帮助她们完成了业务申请。7年来,齐云同志为20多位像陈女士这样的特殊人群提供了服务,并多次给予捐款帮助。她用一名共产党员对百姓的真诚与用心,架起了政务服务工作与市民百姓的连心桥。
三、诚心排忧解难,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高办结效率
对于企业单位办理小客车调控业务,齐云同志本着“即来即办、急事急办、特事特办”的原则,通过优质服务赢得企业一致好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天津市急救中心为了应对病患的转移与运送,急需办理五辆负压重症监护型救护车的调控指标。接到申请后,她立即开通绿色通道,采用容缺后补的方式,当天就为天津市急救中心审批发放了五辆救护车的调控指标,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赢得了宝贵时间。按照疫情期间“不见面审批”的工作要求,部分新能源车辆指标的申报材料不能及时送达窗口,造成部分已售车辆无法及时上路。接到企业求助,齐云同志亲赴4s店取件,并在当天办结了相关指标手续。2021年,国家管网集团华北公司因国有资产重组,造成一批车辆未能及时过户,齐云同志耐心细致地帮助补充完善相关手续,指导完成37辆小客车其他指标申请,顺利完成车辆过户登记,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市交通运输委“保畅通、有温度、优服务”的部署要求。
多年的窗口工作,使齐云同志患上了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但她选择保守治疗毅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为前来办事的市民忙前忙后,把腰痛抛在脑后。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服务百姓是我的使命,只要还能坚持,我就要在窗口为百姓排忧解难。”一直以来,齐云同志正是以她的“细心、热心、诚心、专心”,在小客车调控窗口业务受理工作中不断践行她为人民服务的初心。
(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2022-03-07 16:49:52)
轻轨东海路站全新升级待通车天津市客运交通管理办公室关于调整209路终点站位置及中途行经道路的批复公路中心开展新《安全生产法》宣贯培训“邮轮城”的初体验审计处召开处务会进一步明确处室内部职责重庆加快推进6条886公里干线铁路建设湖北治超成效初显痛点待破2015年公路交通民生实事:承诺有力 落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