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超限超载不仅被“曝光”还要受26项联合惩戒

发布时间:2023-10-13 点击:160
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的相关责任主体(简称失信当事人)将受到多个部门联合惩戒。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人民银行、交通运输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最高人民法院等36个部门联合签署《关于对严重违法失信超限超载运输车辆相关责任主体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简称《备忘录》),对失信当事人实施3个方面26项联合惩戒措施,限制失信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融资、部分高消费、享受优惠政策等行为。
据了解,联合惩戒对象为交通运输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公布的失信当事人,包括:
货运源头单位
道路运输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
主要负责人和负有直接责任的有关人员
货运车辆和货运车辆驾驶人
失信当事人有关信息将通过交通运输部网站、“信用交通”“信用中国”网站、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向社会公布。
根据《备忘录》,各部门将依法依规对联合惩戒对象采取一种或多种惩戒措施。在限制或禁止失信当事人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方面,包括8项措施:
严格道路运输市场准入
限制企业经营的审慎性参考
限制取得生产许可
限制参与政府采购活动
限制取得政府供应土地
限制参与

物流运输配送平台的种类有哪些呢?天津物流公司告诉您
网络货运申报运营花费百万不止?申报程序竟如此复杂
传统物流与现代物流的区别
货物运输的限制和相关证明
中小企业物流管理质量的路径优化措施
数字货运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意义
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打响数字化之战,是如何全力提升助突破的?
现代物流是什么?